拿什么保护我们的孩子?家庭性教育,能早就别晚


频道:最新公告 来源:【石家庄家教网】 点击:104 日期:2022/8/27
        前些天,一条“六年级女儿看的小说有性描写妈妈慌了”的微博成了热搜。杭州一位六年级的女生,在家里书架上找到《挪威的森林》这本书,并且进行了阅读。妈妈陈女士得知后,感觉遭受了暴击,因为这本书里有不可描述的性情节,她深深自责没把书收好,担心孩子学坏了。女儿阅读后,也没有和父母提到小说里的性描写。这让陈女士更是着急,不懂女儿是真没注意到,还是假装镇定,但她又不敢开口细问,不愿意和女儿谈及性方面的问题。这让我想起一些父母不愿意谈及性教育的熟悉场景,比如:孩子小时候,父母都是骗孩子说是捡来的、从石头缝中生出来的;当电视里在播放着羞羞的画面,父母特意咳嗽了两声换了频道;面对孩子各种奇怪的问题:我从哪里来、为什么男孩子站着尿尿、爸爸的胸部为什么是瘪的,父母都是搪塞一句“你长大就懂了”。
       美国医学博士大卫•鲁本在《性知识大全》的前言中写道:每个人都曾经经历过从阴茎到阴道的七寸旅程,我们也都曾经在母亲的子宫中生活过208天,现在我们没有理由因为那是我们曾经旅行和成长的地方而感到羞愧。鲁迅先生也说:“对性的问题,大可不必羞羞答答、遮遮掩掩,应当理直气壮地谈论它、研究它,让更多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正确认识它,以增强对性犯罪的免疫力。”性教育这件事关乎到孩子对自己、对爱、对人与人的关系,对身心健康,甚至对价值观的深刻影响,绝不容忽视。对孩子们来说,父母别再遮遮掩掩,而是大大方方的把性教育转变成日常教育的一种,有百利而无一害。
01家庭性教育,能早就别晚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总觉得对孩子谈性教育不好,认为对孩子谈性还太早。父母伟大到可以为自己的孩子献出生命,却总是谈性色变。但2020年、2021年“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表明现实对性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2020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例332起,受害人数845人,其中14岁以下的占81.48%,14至18岁占比18.52%,年龄最小的为1岁。而2021年有223起,受害人数569人,其中14岁以下的占75.8%,14至18岁占比24.2%,年龄最小的为2岁。1岁、2岁的孩子就遭受到性侵害!!!这让我想起之前朋友圈刷屏的一句话:“你嫌性教育太早,而坏人不嫌孩子太小。”而且父母自以为的“阻碍式”的保护,也根本抵挡不了来自生理的性冲动。正如中国红丝带网络研究员张如东说过一句话:“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上清华北大,但是一定所有的孩子都会有性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青春期的孩子处于一种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加上对性知识的了解不全面,“偷吃禁果”发生了悲剧,严重的将导致性犯罪。美国田纳西大学教育学博士、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博士后晏涵文曾说:性教育应由出生开始且终其一生的学习。儿童性心理发展与性教育专家胡萍也曾发表观点:“我们必须从孩子0岁起,就给予他(她)性方面的关怀与照料。”种种数据和研究无不在说明着,家庭性教育这件事,能早就别晚。
02家庭性教育,父母应该“有为而治”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父母是子女学习模仿的楷模,子女会透过增强、模仿与认同学习等方式,吸收经验后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因此,性教育应始于父母,父母需“有为而治”,把握时机适时给孩子提供有关性的知识。首先,满足孩子的好奇印度小短剧《父与子的性教尬聊》里7岁小男孩帕普,知道妈妈要生二胎了,好奇问爸爸:“宝宝是怎么生出来的?”爸爸阿南德用儿子能听懂的鸟儿生蛋、种植植物的故事,以及日常接触的USB接口,来解答了这个“世纪难题”。阿南德的活学活用教学法,不仅满足了儿子的好奇心,让儿子懂得了那些“敏感”的问题,还从小给儿子树立了正确的性观念,儿子也变得更爱自己的家人。儿童性心理发展与性教育专家胡萍老师认为:关于性教育,先满足孩子的自我认知,再构建身体界限。孩子对性和性发育有认知的需求,会好奇一些“敏感”话题,这个时候父母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就是最好的性教育时机。然后,做孩子“可倾诉”的对象前些天,炎炎在微信群里说她读小学六年级和刚读初中的两位小侄女同时怀孕了。而这两位女孩的妈妈才31岁,平时对女儿动不动就是骂,甚至用打的方式来教育女儿,导致女儿有事也不会和父母说。如果孩子每次在求助父母的时候,招来的是一顿打骂,那么孩子以后遇到事,就不愿意和父母说,哪怕是一件很危险的事。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性教育应该在孩子并不激动的时期加以引导。所以,学着做一个“可倾诉”的父母,当孩子发生不好的事,孩子才会第一时间和父母表达自己的疑惑和困境。而父母不管孩子发生什么事情,都表示绝不会嫌弃孩子,并且乐意帮助他们,给出真实的回答,帮助孩子完成求助。最后,教会孩子说“不”从近几年来发布的“性侵儿童案例统计及防性侵教育调查报告”看,熟人作案比例一直居高,2020年占比74.04%,2021年占比47.53%。报告也指出这些熟人包含:教师、教职工、亲人亲属、邻居朋友(含同村人)、其他生活学习接触人员(含保安、幼儿园领导的亲属、快递员、外卖员)。必须承认,这个世界依然有很多坏人,并且他们隐藏得非常好,混在孩子身边而我们却浑然不知。既然魔高一尺,父母就必须道高一丈!父母要让孩子明白:身体是自己的,当面临自己的身体受侵害时,不管对面的人站的是谁,敢于说“不”。当孩子不“太听话”,有自信、有主见、有能力,与父母的关系很亲密,“保护”工作做得很周密,这样的孩子,坏人也就绝对不敢碰了!
03正确的性教育,能给孩子带来一生的幸福
        去年10月,安徽某高校大一女学生,在厕所生下婴儿,用白布堵住了婴儿的嘴巴,直接把婴儿从六楼扔了下去,因此负上刑事责任。造成悲剧的原因是当事人缺失性教育,自身也没有较强的性意识,而在受到侵犯时也没有意识到事情有多严重,更不敢告诉父母和老师。这让我想起电视剧在《小欢喜》里,方圆、童文洁夫妇对儿子方一凡的性教育方法。发现儿子有恋爱的苗头、在儿子床垫下翻出了印着泳装美女的杂志,这对父母是始终尊重孩子的隐私,和孩子坐下来平心静气的交流,因此方一凡能够始终乐观阳光。“中国儿童性教育第一人”胡萍曾倡议父母:告诉孩子真相吧,让孩子了解生命来源的真相,让身为父母的你洞悉孩子的心语,这样,孩子才会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才会懂得父母对自己的爱。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另一种爱的体现。当孩子知道自己从何处来,认清自我和异性的差别,学会爱护自己与尊重他人,这样孩子的心态会更阳光、开朗,将来的人生困惑会更少,未来幸福的几率就会更大。为人父母,不管孩子未来遇到什么,当孩子需要充电、接纳、安全的时候,我们都能伸出双手和羽翼,去环抱孩子,给与他们爱的力量,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石家庄家教网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如有任何问题请联系我们。

编辑者:【石家庄家教网】http://www.szhzr.com)